「童年回憶是每個人永遠的鄉愁。小時候的我,並不太快樂,一直沈浸在漫畫、電影跟電視劇裡找尋安慰。長大之後,整個台灣社會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,我成為一個靠說故事維生的人。回頭去看我的童年,因時代而造成的荒謬,因歷史而形成的悲喜劇,無處不是精彩的故事。最近的人很喜歡說『笑著笑著就哭了,哭著哭著就笑了』,這就是我認為好故事所必須具備的渲染能力,也是我作為一個創作者,希望帶給讀者的故事。」
⠀⠀⠀⠀⠀
— —《#幸福路上》宋欣穎
⠀⠀⠀⠀⠀
原來導演最初的概念為一部台版的「櫻桃小丸子」,翻至書末後記才意識到這就是林淑琪的雛形。相信觀賞過此部動畫的人皆心知肚明,多數成人會看見屬於成人的一面故事,而孩子看見屬於孩子的一面故事,既複雜又政治。然而漫畫聰明捨棄了長大自美國返台後所流露的無所適從的回望,選擇純粹聚焦於「童年時光」,除去聲音、特效,意外地適合這麼簡單純粹的呈現方式。
⠀⠀⠀⠀⠀
一、二兩冊有些篇章已出現於電影裡,有些則是延伸的、全新的故事,以孩子無憂無慮的純真視角觀察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一切。那個經濟不寬裕的家庭,比上不足比下有餘;那對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,努力滿足小琪的願望;那條無奇不有的幸福大排,承載著孩子們童年的想望;那位口嚼檳榔、宰殺雞隻的阿媽,總是以樸實溫暖的笑容與最不簡單的智慧,帶領孫女渡過種種難關;那些笑聲此起彼落,一家人同甘共苦的日子,一旦化作回憶就成為幸福真正的輪廓,似乎都是失去了才被賦予應有的重量。
⠀⠀⠀⠀⠀
導演宋欣穎的 1980 年代,還上演保密防諜,還存在五燈獎與小甜甜,懞懞懂懂感知著台灣當時迅速變遷的社會,還有些貧困,還有些保守,卻因彼此而快樂、而滿足的平淡日常未曾因世代或時空產生任何改變,這就是存在於台灣各個角落的集體記憶。私心尤其喜愛〈我的魔法阿媽吃檳榔〉與〈生日禮物〉幾個故事,不但情節動人,更因此從小琪的幸福裡找到關於幸福的定義,也彌補了自身成長過程的缺憾。
⠀⠀⠀⠀⠀
《幸福路上:童年時光》出自新銳漫畫家羅荷之手,簡約俐落的線條,真摯活潑的畫風,敘事流暢,充滿巧思,街景、夢境都不曾馬乎,時而佐以鉛筆素描線條,時而採用繪本的滿版形式,承載著無邊無際的想像力,愈看愈讓人著迷。確實,誠如導演所言,此部作品具備「笑著笑著就哭了,哭著哭著就笑了」的魔力,這是一部屬於台灣囡仔的漫畫,溫柔知足,在愛之外,更有憐惜。